愈是失去,愈想珍惜。 城市如是,手工藝如是。
現時在市區已不容易見到造工精細的花牌;但在從前,花牌是以鮮花製作,後來因保存不易才改為紙花,後再改為現時的銻花,使花牌的細節部份更穩固、更經得起風吹雨打。傳統的手工藝,其實也經歷過千錘百練才走到今天,手工,一點一滴去優化,經驗,年年月月去累積,並沒有捷徑。
為了體驗花牌製作,剛出版《守藝工匠II》的創作人Rain Haze,曾經花一個多月的時間,每周一天,每天九小時製作花牌。用柴刀鋸開竹枝、扭好框架的形狀、鐵線綁緊、鋪上鐵網和報紙、竹篾綁緊,製作支架後以磁漆寫字、釘入銻花和其他圖案,一個造型相對簡單的企牌(花牌款色的一種)才算完成。步驟乍聽並不複雜,但每當Rain Haze舉著麻痺的雙手,以粗糙的竹枝和鐵線進行各種工序,再看著師傅的熟練手藝和精緻的製成品,總是由衷地佩服:「師傅們造的花牌,是真的好漂亮!」
十年前Rain Haze初次接觸到本地傳統手工藝,工藝師傅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,正是這個年代代所缺乏的。《守藝工匠》I和II冊收錄共11種香港傳統工藝。剛出版的第II冊,除了花牌外,還有白鐵、紙紥、手雕麻雀、霓虹燈牌、繡花鞋等。Rain Haze不但將每種工藝用上的工具、製作步驟以及小店本身的模樣,都仔細用插畫記錄,也不忘分享每位師傅的經歷。「沒有深入了解過,其實你不會懂得欣賞這些東西。機器製作出來的產品,遠遠不及手作製品的細緻。師傅們的傳統手藝,專注的態度和對細節的要求,這些都不能讓它們白白消失。」
#手藝工匠 #香港出版 #傳統手藝 #手工藝 #香港手藝 #香港創作 #hkhandcraft